我们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一、篮球比赛规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篮球比赛规则的基本内容如下:
1.上场比赛人数:每队上场5人,其中1名为队长。
2.替补队员:最多7名替补,替换选手时间要在20秒内完成,替换次数不限。
3.比赛时间:上下半场各2节,每节10分钟,共40分钟。若平局则进行5分钟的加时赛,直到决出胜负。
4.比赛地点:标准篮球场中线与罚球线延长线的交叉点。
5.球的状态:活球包括篮板下边缘和抢篮板,死球包括端线、边线、中线、3分线、罚球区、替补席和暂停。
6.球员状态:球员在死球或出现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时,应站在罚球线上,5秒内不能踩越罚球线。
7.犯规行为:技术犯规包括教练或球员使用不当言语,球员做不必要的投篮、球员在5秒内未传球、球员在10秒内未带球过半场、球员在24秒内未投篮、球员或教练因意见不合发生争执。侵人犯规包括阻挡犯规、撞人犯规、背后防守犯规等。
8.罚则:被侵犯者获得罚球机会,罚球时站在罚球线上,罚球后不能踩越罚球线。
二、正规NBA篮球比赛中有哪些规则?
正规NBA篮球比赛中的规则如下:
1.比赛时间:每场比赛分两个半时共4节,每节12分钟。加时赛为5分钟。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息130秒。两半时之间休息15分钟。
2.比赛开始:第一节比赛和加时赛应以在中自跳球开始。第二节和第三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失掉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3.死球、活球、压力球: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球成死球:球停留在球篮上或卡在篮圈与篮板之间,任一节时间终了,技术犯规的罚球,侵人犯规。
4.替补队员: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他和被替换队员的姓名和号码,并置身于记录台前的替换区内。如不向记录员报告,则罚款25美元。记录员应在球成死球时就鸣哨宣告替换。
以上就是NBA篮球比赛的一些相关规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比赛的时候,这些规则都是需要遵守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足球防守抱球规则 篮球(二)理论资料
体育考试理论资料之篮球(二)
一. 篮球运动的起源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体育系教师詹姆斯.乃史密斯博士发明。
——乃史密斯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子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的限制。只需双方参加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球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二. 世界篮球发展的历程
初创试行时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
完善传播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创新攀登时期:20世纪90年代—21世纪
(一) 初创时期
——初创阶段无明确游戏规则和无人数、场地设备限制。乃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经历了26年)
——1892年,乃史密斯制订了5项原则和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比赛只允许用手接触球;接到球后可以用单手运球,不准只拿球或抱球跑;在双方的攻守多抗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粗野动作和身体的冲撞;大大提高了篮球游戏的趣味性。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的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并形成近似现在的篮板、篮圈和篮网。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的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亚洲的首个传入国家),1901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
(二) 完善传播时期
——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攻守技术动作增多,基础战术配合已成雏形,集体攻守对抗的竞争形式显示出自身独特的价值和体系,场地、圈筐与篮板的形式与规格有了较为统一要求。
——到1948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的规则有关的重要的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投,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援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一次,投不中罚球两次等。
——篮球运动向世界五大洲传播以后,逐渐被各国青年人喜爱,并于1932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三) 普及发展时期
——篮球运动在全球近百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普及。参与活动的不仅有青少年,男女老幼皆大欢迎。各大洲国家组织了频繁的竞赛活动,男女世界篮球锦标赛始行,篮球运动逐渐家喻户晓。
——篮球技术、战术创新发展,规则对比赛场地设施及罚球规则进一步完善,进一步促进运动技术、战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科学的攻防体系,尤其是高大运动员的逐渐出现,使篮球运动呈现出不同打法的争艳景象。
(四) 全面提高时期
——世界篮球运动普遍增长运动员的自然身高及控空高度和攻守速度,篮球运动被俗称为“巨人”们的游戏。从而推动运动员个人高度、技术的有机统一和队伍的整体高空战术配合的形成。地面与空间的协同组合的战术配合及速度与高度的对抗日趋激烈,高智慧、高技巧、高强度、搞对抗、高速度、高比分的抗争成为篮球运动新时期发展的新趋势。国际强队也开始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随之篮球比赛规则数次的修改,增加了追加罚球,确立进攻3分球规定,调整了进攻时间,提高了攻防转换速度与重新构建了篮球技术、战术新体系
*女子篮球运动列为1976年21届奥运会竞技项目,女子篮球全面地向男子化靠拢。
(五)创新攀登时期
——随着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20世纪90年代同意职业篮球队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特别美国“梦之队”参加西班牙第25届奥运会,世界高水平球员的高超球艺,使国际篮球界关注,世界篮球运动由此跨入了向科技化、智谋化、竞技化、技艺化、凶悍化、多变化融于一体的方向发展。
三. 中国篮球的发展历程
——1895年9月,美国人来会里博士(Dr.Lyou,中国名字叫李昂)在中国天津筹建城市青年会,12月8日在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立大会上表演了篮球游戏。这是现代篮球运动第一次出现在中国。
——天津市是我国篮球运动的起源地。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一百多年来,篮球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四. 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一)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
第二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
第三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
基于处于自流的状态。但由于篮球运动特有的趣味性和健身性仍深受青少年学生自发的喜爱。
1910年旧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男子表演项目,1914年的第二届全运会上被列为男子正式竞赛项目,1924年第三届全运会上被列为女子正式竞赛项目。
(二)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
第三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高阶段
在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夕举行的解放区运动会上,篮球运动就列项参赛,新中国成立后由京津两地大学生组队参加了匈牙利举行的第1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获得第10名。此后,我国篮球运动进入了空前的普及、发展和提高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部集篮球竞赛、社会群众性篮球活动、学校篮球教学、篮球科研与篮球基础理论为一体的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
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很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
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队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是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有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个20分钟,中间休息时间为10分钟,每次投篮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的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又了较大提高。
(三)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即中国篮球运动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进入总结经验、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攀登的新阶段。
1997年,国家体味成立了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即把传统的甲级联赛正式命名为CBA职业联赛。通过至今的9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篮球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初步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1996年在举办全国甲级队联赛的同时,举办了由前卫体协、吉林、北京体师(现首都体院)、上海交大等8个省市、部队、学校组队参加的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当时称CNBA职业联赛
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三大中锋先后登陆NBA
五. 现代篮球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球性大众社会文化,将进一步被世界范围认可,并迅速不断地普及、提高、创新、攀登与发展。
(1) 大众性篮球活动将进一步在全球普及,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文化和全民性健身强体、修德养心、娱乐观赏的工具、手段和艺术
(2) 学校篮球活动的增智健身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切实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健身水平、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修养人格和培养团体意识的手段,随之业余篮球俱乐部将成为学校社团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许多优秀运动幼苗将由此启蒙、成才。
(3) 职业篮球进一步拓展,竞赛的商业性气氛更加活跃。
(4) 传统篮球的观念、篮球理论、技术、战术和身体体能水平将有新的发展和要求,训练手段将更加科学化,多元素科技将与训练比赛实践交融结合,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更具个性化、集体化、技艺化、智谋化、高科技化,明显地反映出竞技篮球的当代化氛围
(5) 世界性的篮球竞技运动水平实力将形成新格局,欧美地区国家在一个时期内虽然仍将处于先进水平,但是各国实力将接近,排名将反复出现更迭,亚洲、澳洲和非洲地区某些国家将向前冲击,篮球运动总体发展都将继续向着“智”“高”“壮”“快”“准”“悍”“全”“巧”“变”和技术、战术运用智谋化、精炼化、技艺化的方向发展。比赛规则将不断修订,促进攻守平衡发展、高度与速度相互依赖与制约,技术和战术将进一步创新发展,空间与时间的争夺使运动员身体体能对抗更为激烈,教练员的智谋与综合才干越来越需要提高。
——在过去的17届男子篮球和9届女子篮球奥运会比赛中,男篮:美国13次冠军、苏联2次冠军、南斯拉夫和阿根廷各1次冠军;女篮:美国6次冠军、苏联2次冠军、独联体1次;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男子第八名(26届亚特兰大、28届雅典、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为第二名(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在过去的15届男女子篮球世界锦标赛中,男篮:南斯拉夫5次冠军、美国苏联3次冠军;女篮:美国8次冠军、苏联5次冠军、巴西澳大利亚各1次。中国男篮在世锦赛赛上的最好成绩是第八名(12届加拿大世锦赛),女子为第二名(12届澳大利亚世锦赛)
六. 职业篮球运动介绍
——NBA的出现和发展是篮球运动前五十年积累和沉淀。自从1891年,篮球运动被詹姆士.乃史密斯博士发明之后,1898年,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的一支球队用25美元租用了当地一家礼堂比赛并向观众售票。在赛后的分红中队长库伯组织比赛有功,首先领到了1美元。这场“有偿篮球赛”被不列颠大百科全书认定为第一场“职业篮球赛”,而库伯成为第一个从篮球比赛中得到收入的“职业选手”
——特伦顿比赛后,“有偿比赛”在全美迅速展开。为了保护参加“有偿比赛”选手的利益,1898年各地的球队成立了第一个职业篮球组织——“国家联盟”NBL。由于各队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相差甚远,加上没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和规则,NBL仅仅经过三四个赛季就名存实亡了,竞技水平和经营水平都很低下。NBL成立之,美国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职业篮球组织,但都是过眼云烟,自生自灭。30年代,NBL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复苏,进行了一些规模不大的联赛。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推广促销,篮球的影响力始终没有形成。
——1949—1950赛季,BAA在吞并NBL后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上的麻烦,正式改名为 ,即NBA 。将它的17支球队分成了3个赛区,开始了美国职业篮球新的发展历程。普多洛夫凭他的果断和远见,成为NBA的总裁,使得NBA由艰难的创业时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坦途。50年代的NBA,是一个“乔治.麦肯”时代。 乔治.麦肯,6次获得NBA总冠军,3次成为NBA最佳射手,2次成为NBA篮板王。
——60年代的NBA属于里德.奥尔巴克和他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他们从1959—1966年,创下了不可思议的“八连冠”,又在1968、1969年两度称雄,写下了“绿色王朝”NBA历史上的光辉一页。此时在1964年,NBA将禁区宽度扩大至6英尺,开创了篮球新的生命空间。比尔.拉塞尔是当时最耀眼的明星,他是NBA中获得总冠军戒指最多的人,共11枚。
1964年,由于又一位超级巨人张伯伦的存在,NBA曾将3秒区宽度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因为篮球比赛场地很小,球员却高大魁梧。中锋们往篮下一站,更使禁区显得拥挤不堪。3秒区的豁然开朗,使NBA真正完成了有低空像高空全体化发展的过渡。威尔特.张伯伦1967年、1969年两次夺得NBA总冠军,7次成为NBA得分王,11次成为篮板王,1963年3月2日更是创下了一场独得100分的NBA记录,是篮球史上第一位全才明星。
——70年代的NBA,在1973年走上了电视,一改60年代一支队伍独霸冠军的局面。开始了百家争鸣,先后有8支球队荣登宝座。(三双之王奥斯卡罗.伯特森、关键先生杰里.韦斯特、比尔.沃尔顿、摩西.马龙等球星)
——80年代,NBA走进了它的黄金十年。拥有“魔术师”约翰逊的洛杉矶湖人队和拥有“大鸟”拉里.伯德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进行长达十年的较量。后随“飞人”乔丹加盟芝加哥公牛队,“大猩猩”尤因入主纽约尼克斯队,NBA走向了力量均衡。同时,由于第四位总裁大卫.斯特恩的上位,NBA走上了商业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篮球的特点:
1、特点:
(1)活动的形式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队员是将其投中设在空中的篮圈而进行的运动。
(2)篮球比赛时,队员的技术动作室友一系列的单个动作组合而来的,表现出篮球技术的多样性。
(3)篮球比赛时,队员的技术运用是要依据比赛的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变化,技术运用表现出变异性。
(4)篮球比赛时在身体对抗、智慧对抗、技术对抗和攻守对抗的过程中进行的,因而,表现出强烈的对抗的特点。
(5)篮球比赛是按照特殊的比赛规则进行的,表明较强的规则特殊性。
篮球的价值:
2、价值
(1)对生物体的作用和影响
A、健身的作用 B、启发智力 C、育人作用
(2)对社会的作用
A娱乐 B社会交往 C精神文明建设
(3)经济价值
A是体育市场的一部分 B体育产业的一部分
由法大体育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