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在刚刚结束的2017-2018学年杭州市“市长杯”足球赛中,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在全市32强中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以不败的战绩获得冠军!紧接着,上教院附小足球队又马不停蹄,参加了由浙江省体育局主办,浙江省足球协会、台州市体育局联合承办,由台州市足球协会协办的2018年“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海选赛)暨浙江赛区“海尔斯·大视野杯”5人制娃娃组总决赛。经过7场比赛的洗礼,以上教院附小足球队为班底的杭州1队荣获季军,同时收获一个希望之星和一个最佳守门员的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浙江赛区)共有来自浙江各市足协、俱乐部、学校的31支代表队伍参加。杭州市队选派了两支球队参加,其中的大部分队员都是来自上教院附小,最终,两支球队均以小组第一双双进入16强。
比赛过程中,队员们所展现出来的斗志和拼搏是最让人难忘的。参加市赛获得胜利的喜悦,参加省赛惜获季军的经验,对于队员们而言,都是一种历练和成长。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是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足球)和杭州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也是最早一批的全国校园足球定点学校。学校足球队多次参加五人制足球联赛,取得了不少成绩,在杭州市名列前茅,并曾获浙江省联赛的冠军。
上教院附小男子足球队成立于1992年,是本区乃至是整个杭州市系统性开展小学生足球训练最早的学校之一,一直以来学校足球队水平在整个杭州市都是名列前茅。2002年,学校被杭州市体育局挂牌为“杭州市足球传统项目”。2002年至今,在上城区的足球比赛中男子组始终占据冠军,女子也获得6连冠。在代表上城区参加杭州市小学生比赛获得2004、2005、2006三次杭州市冠军。杭州市体育中心多名主力队员,如徐海平、金磊等均毕业于学校。2011年,学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2011年至2013年,学校参加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获得杭嘉湖赛区三连冠和2011年浙江省校园足球总决赛第一名,并三次囊获最佳教练、最佳球员等荣誉。
作为学校特色,为了将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做好,学校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将足球列入校本课程,在每周的体育课中专门设置一节足球校本课,由教师专门带领学生进行足球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了解足球知识和文化,保障了足球推广的专门时间。同时,学校每周三午间的微课程平台是专属的足球时间,通过学校电视台向学生播放微视频,由体育组老师安排的足球文化的推广,以及足球赛事、球星轶闻等资讯的传播。
按教育部门规定,学校保证学生除体育课外,每日在校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分为上、下午各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上午是广播操后按国家体质测试项目进行锻炼,下午则在体质测试项目锻炼前安排了足球操时间。足球操是由学校体育组和音乐组老师协同完成,自行编排的。前半部分是韵律操,后半部分集中了传球、点射、接球等基本技巧练习的动作,旨在对学生进行全员性的足球基础技能推广。
目前,学校共有男子甲组、男子乙组、男子初级组和女子组三个年龄层次四支代表队将近70名队员,他们每天坚持早晚一日两练,寒暑假期间也要进行集训。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全体教师的支持,对于长期参加足球训练的同学,老师们在学业上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和辅导。
2009年,学校开始与杭州市体育中心进行“体教结合”试点,2011年,正式成为杭州市“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联合培养杭州市业余体校足球队运动员,长期的练习和比赛,使得他们养成了刻苦、坚持、乐观、合作的品质,也促进了他们在学业方面的成长。期间,部分队员被入选绿城足球俱乐部梯队,其中鲍亚雄同学更是曾经入选过国家少年队。
在“2014年谁是球王”争霸赛中,代表杭州市参赛的10名队员均是从学校毕业的,最终获得华东赛区第一名,于2月份参加北京举行的总决赛。
作为足球特色学校,仅仅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不够的。学校还抓住校园活动等契机,营造足球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里爱上足球。每学年初,学校都会进行涂鸦比赛,将校园各处墙面分派给各班,让学生进行自行创作,美化校园,主题就是“玩转足球”。此外,学校各学科的竞赛,如美术组的书画、工艺比赛、语文组的征文比赛等,也大多以足球为主题。校运动会时,除了广播操比赛,学校还会组织专门的足球操竞赛。
每年的十一月是学校传统的体育节。学校用一周的下午三点以后进行校内各年级段之间的联赛,其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将入选校队进行专项训练。在体育节的“校园吉尼斯竞赛”中,除了一些基本的体育项目竞赛,如跳绳、踢毽子等,设置了颠球、射门等比赛,让孩子有挑战学校纪录的机会,刷新纪录的学生颁发校园吉尼斯纪录证书,激发了学生平时足球课练习的积极性。
每年到了3月份,是招生的时间段,学校会对周边的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的展示开放,附近的幼儿园场地比较小,平时也会借用学校的场地带领小朋友开展一些活动。这些幼儿园有为数不少的孩子会进入学校学校就读。抓住这个机会,学校在展示和互动时安排了足球项目,带动了幼儿园将足球项目带进了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让小朋友从幼儿园时期就对足球产生兴趣。
一支球队的成长,不仅要靠训练,还要有实战经验的积累。学校除了保证球员的训练时间外,还常常在教练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日与外校球队进行友谊赛,以赛带练,积累场上实战的技巧及经验。2014年国庆,利用假期,学校老师和教练带队赴福建龙岩东肖溪连小学进行交流联谊活动,教练员们交流、分享了管理和训练球队的经验,两校的球队进行了友谊赛,切磋了球技。黄龙体育中心职业球队的中外大球员也是学校球队的切磋、交流伙伴。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足球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内,获得三次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杭嘉湖赛区冠军,和一次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一次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季军;同时,学校也连续获得杭州市校园足球先进集体、浙江省校园足球比赛最佳赛区等荣誉。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杭州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学校获男子乙组第二名,女子乙组第四名的好成绩。首届“黄龙西溪杯”少儿足球邀请赛中获冠军。
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了重点中学的青睐,也提升了学校的自信和知名度。学校始终相信,通过学校在足球这项运动上的努力,必将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更广泛、深入、健康地开展,必将让足球场成为陪伴同学健康成长的一片乐土,必将让足球给更多的孩子带来终身的享受和快乐。
凉山州足球联赛冠军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积极建构校园足球文化,形成科学的校园足球培训体系
为深入贯彻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落实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
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加强全国青少年
校园足球
荣誉体系建设
发挥典型示范
引领作用
全国青少年
校园足球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于2021年11月
下发通知
决定开展校园足球
典型案例遴选活动
通知发出后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推荐了一批
具有典型性
代表性、示范性
和事迹突出的
典型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校园足球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前身是现代教育家刘文典先生于1947年创立的成都市文典私立初级中学。1953年改为公办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发展成为高级完全中学,再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历经六十多个春秋,文化底蕴厚重,校风正、教风优、学风浓,学校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绘就了“英才辈出,桃李芬芳”的绚丽长卷。学校恪守“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的“两全”办学理念,秉持“创设高品位的育人环境、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高层次的学生素质”的“三高”办学思路,打造“精细化与人文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校以锐意创新谋发展,以优质高效创品牌,以树立特色显个性,领教育改革之先,示素质教育之范,显全面发展之优。
二、学生情况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初中部现设33个教学班、高中部设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00余人。班班建有足球队,在班级联赛中,男女学生同场竞技。学校长期坚持特色发展,现有男子足球梯队2支,女子足球梯队3支,足球特长生100余名。
三、师资情况(含师资、教练员培训情况)
成都十八中现配备体育教师14名,足球专项教师4名,其中,中国足球协会B级教练员1名,D级教练员2名,专业队退役运动员1名。学校从高校足球专业教师和职业队梯队中外聘4名足球教练员。
学校十分重视足球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近年来,学校足球教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赴法国、英国足球教练员(教师)学习项目和各类教练员、比赛监督培训班。学校教师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优秀教练员”、学生体协“优秀教练员”、四川省“优秀足球教练员”、成都市“优秀足球教练员”等。
四、场地情况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现有11人制标准足球场一个,8人制足球场一个,400米标准田径场一个,200米田径场一个。训练场地采用交叉时间训练,互不干扰,以提高场地使用率和训练效率。除此之外,学校不断完善训练器材,更新训练场地,保障学校男、女足球队有良好的训练环境。
五、教学情况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足球课开展以及高中阶段的足球选修课的开设。在初中阶段,每周每班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在高中阶段,学校深入落实每周每班至少一节足球选修课,并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区级足球教材编写,编撰了足球校本教材。学校至今已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数十名。
六、训练情况
学校男、女足球队长期坚持科学训练,每周至少坚持“五练一赛”。每天放学后,球员们有序开展足球训练,由各队教练员提前制定相关训练计划。
七、竞赛情况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长期坚持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四川省教育厅及各级体育部门举办的男、女子足球比赛。学校女子足球队曾在四川省中学生女子足球比赛中,获得“七连冠”的殊荣。男子足球队也多次获得四川省中学生比赛冠军。
近年来,校足球队先后代表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金牛区、成都市、四川省参加足球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学校女子足球队在2020年获得四川省中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冠军。2021年,代表四川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足球项目中学女子组比赛,获得前八名。 学校对口帮扶的邛崃市临邛中学连续5届获得邛崃市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在学校“吃、住、训”的凉山州布拖女足自2019年以来,通过2年的训练,代表凉山州参加了多项足球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年,获得中国中学生协会杯第五名的成绩,其中,彝族守门员陈晶入选比赛最佳阵容、获得“最佳守门员”。
近年来,学校男、女足球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情况:
刘诗语(女)入选2019年校园足球国家队。刘诗雨(女)、马唯(女)、周琦培(男)、陈天宇(男)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总营最佳阵容。刘锫珧(男)、陈天宇(男)入选 2021年校园足球国家队。
入选2021年四川省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名单:
女子:郑榆璐、刘炳莎、叶思晴、曹诗漫、周俊利、李星月、魏诗凌等同学,共计17人。
男子:陈天宇、赵靖、卓睿阳、刘锫珧、叶睿、刘天赐、侯洋等同学。
八、经费情况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在2021年共支出校园足球经费元,其中,对口帮扶凉山州布拖县在学校“吃、住、训”的女足队员共计元。学校男、女足球队训练、比赛经费共计支出元。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
总体目标: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将建立和完善校园足球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建构校园足球文化,形成科学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组建一支校内外融合、有特色的教练员、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将培养一批训练刻苦、作风硬朗、永不气馁,爱足球、懂足球、会踢球的足球运动员。学校在打造各年龄段足球梯队的基础上,推进校园足球项目的全员参与,形成“班班有队伍、年年有比赛”的模式。各级队伍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区域辐射作用,总结校园足球特色工作和先进经验,为全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力量。
阶段目标:
(一)第一阶段
1、初步探索构建适应校园足球发展的管理运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
2、扩大教练员队伍的建设。
3、开展各种校园足球的活动与比赛,提高学生“讲规则、有激情、比坚强、尚合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4、开展足球普及活动,在保证足球课初中不低于每周一节,高中开设足球选修课的前提下,提升足球课程教学水平。
(二)第二阶段
1、完善校园足球管理机制,探索校园足球的教学模式。
2、提升足球教练的业务能力,提高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质量。
3、保持在四川省内的优势水平,在全国足球比赛中,力争进入前三名。
4、加强校园足球的课题研究,力争在科研上创新突破。
5、完善各年级校园足球课程纲要。
措施:
1、总结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细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2、提供足球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提高足球教师的教学能力,发挥体育教研组团队的合作精神。
3、科学管理足球运动员档案,跟踪并提高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
4、班班成立足球俱乐部,每学期开展校园足球联赛。
(三)第三阶段
1、完善管理体系,修订各项制度,基本达成三年规划目标。
2、建立一支专业性强、合作意识高的教练员和教师队伍。
3、学校的校园足球在全国、四川省、成都市内的辐射作用明显呈现。
4、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校园足球比赛中,学校的各级队伍要保持领先水平。
5、形成较为完备的足球课程体系。
6、形成科学的校园足球学生评价体系。
7、举办“足球文化节”,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形成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
措施:
1、总结校园足球管理经验,形成有效的校园足球管理机制。
2、对照三年发展规划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调整相应的工作重点,确保规划的达成。
3、总结校园足球活动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完善的校园足球学生评价体系。
4、定期开展“足球文化节”,在人人有活动,班班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编辑 | 王琦 校对 | 兴宇
来源| 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
成体男足在全国校园足球最高水平赛事中勇创佳绩
“贡嘎杯”总决赛:这些组别的冠军已揭晓!
四川省体教融合工作推进会在蓉召开!
第二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开幕!
裂变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