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我们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welcome-球速体育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足球过脚球规则是什么意思 《足球竞赛规则》2021/2022|第十二章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一)

添加时间:2025-01-16

2021年3月5日,国际足球理事会召开了第135次年度大会,本次大会上做出了对《足球竞赛规则》2021/2022中的规则修订做出了决议。为与新竞赛规则保持同步,确保规则执行的一致性,经国际足球理事会授权,中国足球协会翻译并出版了《足球竞赛规则》2021/2022。

《足球竞赛规则》是足球运动的重要价值,保障了足球比赛的公正性,让比赛官员、运动员都能得到重视、保护与尊重。《足球竞赛规则》的修订也更有利于足球运动在各个层面全面健康发展。

运动员、教练员、竞赛官员、其他足球从业人员和足球爱好者都应加强对足球竞赛规则的学习,接下来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将逐篇分享《足球竞赛规则》2021/2022的全部章节和相关说明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只有在比赛进行中犯规或违规,才可判罚直接或间接任意球,以及罚球点球。

直接任意球

如果裁判员认为,一名场上队员草率地、鲁莽地或使用过分力量对对方队员实施如下犯规,则判罚直接任意球:

➥ 冲撞。

➥ 跳向。

➥ 踢或企图踢。

➥ 推搡。

➥ 打或企图打(包括用头顶撞)。

➥ 用脚或其他部位抢截。

➥ 绊或企图绊。

如果是有身体接触的犯规,则判罚直接任意球。

➥ 草率是指队员在争抢时没有预防措施,缺乏注意力或考虑。这种情况不必给予纪律处罚。

➥ 鲁莽是指队员的行为没有顾及到可能对对方造成的危险或后果。这种情况下必须对队员予以警告。

➥ 使用过分力量是指队员使用了超出自身所需要的力量,危及了对方的安全。这种情况必须将队员罚令出场。

如果场上队员实施如下犯规时,判罚直接任意球:

➥ 手球犯规(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

➥ 拉扯对方队员。

➥ 在身体接触的情况下阻碍对方队员移动。

➥ 对在比赛名单上的人员或比赛官员实施咬人或吐口水。

➥ 向球、对方队员或比赛官员扔掷物品,或用手中的物品触及球。

以及规则第三章涉及的其他犯规行为。

手球

在判定手球犯规时,臂部的上端边界定义为与腋窝底部齐平。队员的手/臂部触球,并非每次都是犯规。

以下行为属于手球犯规:

➥ 故意用手/臂部触球,例如手/臂部向球移动。

➥ 当手/臂部触球时,其位置使身体不自然地扩大。使身体不自然扩大,是指队员的手/臂部的位置并非此情形下其身体的动作形成的正当结果或合理位置。队员将手/臂部置于此位置,是冒了被球击中并被判罚犯规的风险。

➥ 球进入对方球门:

-- 队员(包括守门员)手/臂部触球后,球直接进入了对方球门,即使是意外手球。

-- 队员手/臂部触球后(即使是意外手球),立即进球得分。

在本方罚球区外,守门员和所有其他场上队员在手球上具有同等限制。如果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以违规方式手球,将判罚间接任意球,不执行纪律处罚。但是,如果由守门员恢复比赛后,守门员在其他队员触球前违规二次触球(不论是否使用手/臂部),而且该违规行为阻止了一次有希望的进攻,或者破坏了对方的进球或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则必须对守门员实施相应的纪律处罚。

间接任意球

如果一名场上队员犯有如下行为时,则判罚间接任意球:

➥ 以危险方式进行比赛。

➥ 在没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阻碍对方行进。

➥ 以语言表示不满,使用攻击性、侮辱性或辱骂性的语言和 / 或行为,或其他口头的违规行为。

➥ 在守门员发球过程中,阻止守门员从手中发球、踢或准备踢球。

➥ 故意发起施诡计用头、胸、膝等部位将球传递给守门员以逃避规则相关条款处罚的行为(包括在踢任意球或球门球时),无论守门员是否用手触球。如果该行为由守门员发起,则处罚守门员。

➥ 犯有规则中没有提及的,又需裁判员停止比赛予以警告或罚令出场的任何其他犯规。

如果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犯有如下行为时,则判罚间接任意球:

➥ 在发出球前,用手/臂部控制球超过6秒。

➥ 在发出球后、其他场上队员触球前,用手/臂部触球:

➥ 在下列情况之后用手/臂部触球,除非守门员已经清晰地将球踢出或试图踢出:

-- 同队队员故意将球踢给守门员。

-- 接同队队员直接掷来的界外球。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视为守门员用手控制球:

➥ 球在双手之间,或手与任何表面(如地面、自己的身体)之间,以及用手或臂部的任何部分触球,除非球从守门员身上反弹出来,或守门员做出扑救的情况。

➥ 用伸展开的手持球。

➥ 向地面拍球或向空中抛球。

守门员在用手控制球的情况下,对方不得与其争抢球。

以危险方式进行比赛

以危险方式进行比赛是指在尝试争球的过程中做出的任何动作,存在对对方(包括自己)造成伤害的危险,包括使附近的对方队员因为害怕受伤而不敢争抢球。

剪刀脚和倒钩动作如果不会对对方造成危险,则允许使用。

在没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阻碍对方行进

阻碍对方行进是指当球不在双方的合理争抢范围时,移动至对方的行进路线上以阻碍、阻挡、减缓或迫使对方改变行进方向。

所有队员有权在比赛场地内选择自己的位置。已处在对方行进路线上和移动至对方行进路线上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球在一名队员的合理争抢范围内,且其没有用臂部或身体阻拦对方队员争球,则该名队员可以在对方队员和球之间选好位置护球。如果球在双方的合理争抢范围内,队员可用合理冲撞的方式与对方争抢球。

提 示

规则的主要变更部分在文中以黄色+下划线的方式标出。

文字描述性的调整用黑色+下划线的方式标出。

足球越位规则干扰比赛视频 足球裁判经常性眼瞎?不,替他们喊个冤

今日话题

字数:2427阅读时间:5min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揭幕战结束,东道主卡塔尔0:2不敌厄瓜多尔,其中厄瓜多尔首个进球通过VAR技术被吹越位判罚无效,引发网络热议。

这是VAR技术开始在世界杯赛场上使用的第二届,VAR技术,又称视频助理裁判,33台直播摄像机、2台专用越位摄像机、视频助理裁判、3名助理加上4名视频回看操作员,在屏幕前严阵以待,帮助主裁判实现更精准的判罚——这一切只为判罚更公平。

其实,裁判很不好当,“知道”()跟你谈谈,当足球裁判的烦恼和委屈。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多哈,世界杯赛事现场。IC photo / 图)

世界上有些职业特别难做,足球裁判就是其中之一:正确是你应该做的,可是一旦出了错,严重时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在足球规则当中,裁判的权力太大了,他们给出的一个点球或者一张红牌很可能会左右整个比赛的结果。

有时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才是场上的主角?这主角可真不是好当的,运动员可能因为一个好球永载史册,裁判却只能因为有争议的判罚而被人耿耿于怀,甚至被腹黑人士怀疑他们受雇于赌球集团,左右场上局势。

不过,我宁愿相信那些错判都是无意的。看看当个裁判多不容易:他们不但要像运动员一样在整个场地上跑满90分钟和加时并且没有替补,还要背着裁判的各种行头,盯着球,盯着运动员,还要盯着俩助理裁判,以上都是他们的习惯性机械加工,为的是最重要的任务——

在几秒钟内从各种真假动作中迅速判断运动员是否犯规,裁判也是人啊,为什么不把他们当人看?

人人都受他人干扰

主场优势早已是广为人知的比赛现象了。在自己家门口有绝对多的粉丝用母语给自己加油,运动员经常可以超常发挥。哈佛大学心理系的Ryan Boyko在统计了1992年到2006年的5000场英超比赛后发现主场平均每场进1.5个球,而客场只有1.1个。

支持的球迷每增加一万人,比分就可以增加0.1。不仅因为运动员发挥得好,看起来裁判也对东道主们更加网开一面,对他们的对手却格外地严厉。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运动员和裁判的表现就非常明显,使得韩国队借着由“地利”而产生的“人和”优势破天荒地一路杀进四强。

虽然当年还没有呜呜祖啦呢,但是那届世界杯上球迷的加油声也令人印象深刻。只要是有韩国队的比赛,就一定能听到全场整齐地高唱“加油歌”。一个坐在千里之外的电视机前的伪球迷都被现场气氛感染了,身处其中的裁判员尽管阅赛无数,估计也是头一次见到这阵势吧。

在这种形势下,判罚很难不被球迷所左右。实验证明,在群体压力之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种事不是不可能发生的。社会心理学家 Asch就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在这幅图中,假设你就是那个红点,而其余六个白点代表其他几个参与者。下面你们从左到右依次回答一个问题:“A、B、C中哪个和左边的X一样长?”你是倒数第二个回答的。

这样一个“弱智”问题,你根本没当回事。第一个人回答C时,你还嘲笑了他。第二个人回答C时,你也嘲笑了他。第三个人回答C时,你怀疑自己把问题听错了。第四个人回答C时,你开始坐立不安观察其他人的表情,怀疑别人或者自己出毛病了。第五个人也镇定地回答了C。

该你了。你选B?别那么自信!你很可能也选C。要知道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就这么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而如果没有那些“托儿”的干扰,几乎没有人会答错。

这个实验很容易操作,你甚至可以联合几个朋友来个恶作剧,当然只要略施小计就可以把成功率从百分之四五十提高到接近百分之百。题目还是一样的容易,只要增加一个时间限制——必须迅速作答;或者可以求助现场或场外观众,当然也是安排好的托儿;再或者请几个更加权威的参与者……

只要串通得好,明年愚人节就不愁没花样了。再回到运动场上,裁判必须在短时间内判断,还要受到现场观众的各种干预,没准儿主席台上还坐着主场国家的元首。裁判表示,生命不可承受之鸭梨呀。

(2022卡塔尔世界杯揭幕战:卡塔尔0-2厄瓜多尔。IC photo / 图)

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方向

请在脑中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圆形推着一个方形,从一边走向另一边。你的圆是在方形的左边还是右边呢?你很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把圆画在了方形的左边。仅仅是因为这样看上去更“顺眼”。

其实这个现象好莱坞导演早就发现了, Ford 导演早在1979年就撰文教导新导演们注意让正面角色从左边出场,反派从右边出场。在足球场上,不同的方向对于裁判也存在着“顺眼不顺眼”这么一说。就拿下面这两张照片来说吧,你觉得哪张犯规了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足球队的同学们更倾向于认为右边那幅从右往左踢的犯规了。精心挑选134张方向明确的英超比赛照片并做出镜像翻转后,研究者把这268张随机发给足球队员们判定,结果是向左的动作明显比向右的动作容易被吹犯规。

这可能跟我们平时阅读文字的方向有关,因为我们平时总是从左到右看书,因此接受到的从左到右的刺激就更多一些,眼球习惯从左向右转,慢慢就习惯了。

平时大量的刺激让我们对左右这种本没有意义的刺激赋予了意义:

从左到右看一个东西是正常的,否则是反常的。那么从右往左阅读的人们的判断正好相反吗?这个实验并没有继续研究,但是另一个实验可以说明问题。意大利的研究者发现,意大利人往往认为从左到右的进球更具有美感,而说阿拉伯语的人却认为从右往左的进球才更好看。

这些研究并不是用来给裁判的误判开脱的,而是希望能够提醒裁判注意减少这些自己无意中引入的偏见。为了不至于被动作的方向所干扰,主裁判最好能跟助理裁判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动作。因为助理裁判是站在球场的两个对角边,所以主裁判最好走个对角线。而且,为了公平,上下半场的对角线不能换,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球队都有机会让裁判从左到右看到自己的进攻。

连动作的方向都可能影响裁判的判罚,至于什么以貌取人之类的人人每天都在犯的毛病裁判自然也免不了。高个子运动员就更容易被判犯规,因为他们总给人一种更加强悍的感觉。甚至连队服的颜色都可能有影响,比如红色就会给裁判留下攻击性更强的印象。

其实裁判也是人,再怎么专业都不能跟机器相比。在高科技的帮助下,亿万观众在电视机前看着一个肉眼凡胎孤立无援的可怜人在空旷的场地上凭着自己的经验对22个人的行为做出判断,判错了还会受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炮轰。国际足联表示:这就是足球。

(注:本文首发于科学松鼠会,悠扬、木遥、对本文亦有贡献)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163.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welcome-球速体育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