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最近看到很多易友多次提到争议非常大的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日本政府的这项计划到了准备实施之际,亦或者已经偷偷排放,因为核电站内储存废水的储存罐似乎无法能够满足新增的废水,所以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事件发生以来各国的表态。
自2011年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以来,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一直被排入太平洋。大多数放射性物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泄漏到大气中,其中80%最终沉积到太平洋中(还有一些沉积在河流中)。受污染地下水泄漏的情况直到2013年才被核电站首次承认。2021年,日本政府批准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经过处理和稀释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举措,预计将于2023年逐步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大约100多万吨,为期30年。
图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这10年来,东京电力公司一直在处理这些核废水,在福岛核电站内修建了许多罐状的废水储存设施,每个储存罐能容纳1000-1300吨废水。这种含有氚的核废水日积月累,被贮藏在核电厂腹地内,截至2021年3月已有1,061座储存槽,预料2022年秋天就将全满。
如果核污水真正排放入海,鉴于海洋的洋流特点,核污水进入太平洋后,会在3-5年内,在太平洋洋流的循环带动下,蔓延到太平洋的北部与东部,特别是美国与加拿大两国毗邻太平洋的东海岸,而美国阿拉斯加沿海,即白令海,更是太平洋两大洋流(暖流与寒流)的交汇点。洋流的巨大循环特点,决定了核污水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国家,特别是渔业与水产业。
对于日本的举措各国是如何表态的呢?我们来回顾一下
中国外交部:强烈敦促日方认清自身责任,重新审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在同各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韩国外交部:对此感到“强烈遗憾”,绝对无法容忍,将与国际社会扩大沟通。日方举措不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应该公开处理核废水的相关信息。韩国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围绕日本正式决定核废水排海一事,商讨政府立场及应对措施。
美国国务院:支持日本政府的决定,该做法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期待日本政府继续协调和沟通,监测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朝鲜:朝鲜中央通讯社在2021年4月16日刊登评论,要求日本政府撤销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决定,并在评论中批评称,日本的做法“为自身的一己之私,毫不在意地威胁人类、破坏全球生态环境”。
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关切,要求日本对排放核废水的计划做出详细解释,并认为日本的解释不够充分。
菲律宾:菲律宾总统发言人说,日本应该遵守国际环境法,并承担相关计划造成的损害。
日本:《朝日新闻》在2021年1月所进行的民调资料显示,有55%的日本人反对排放核废水,86%的日本人对于国际接受程度感到担忧,而在2018年8月分别在福岛与东京所举办的听证会中,亦受到大部分的民众反对。在反对声浪中,日本渔会、渔民反应尤其强烈。
图为日本民众和韩国民众抗议新闻
宗教团体
2021年2月9日,日本天主教主教团和韩国天主教主教团公开反对排放计划
国际组织
本文资料援引:
%E7%A6%8F%E5%B3%B6%E6%A0%B8%E5%BB%A2%E6%B0%B4%E6%8E%92%E6%94%BE
福岛核污水处理步骤公开 独家丨日本东电回应一财:为何选择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
作者 | 潘寅茹、邢梦妮、程悦
福岛核电站的污水为何要排入大海?
在日本政府“官宣”福岛核废水要排入大海的当天,福岛核电站( Power )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TEPCO,下称“东电”)向第一财经记者独家回应了这一问题。
东电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0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核电站的拆废和核废料处理两大领域的工作。对于“排污入海”的选择,东电在回复中对第一财经记者强调,这是经过日本政府研究后的选择。
第一财经从东电得到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福岛核电站内部经处理的核废水储量为125.08万吨。据日媒报道,“排污入海”最早可能从两年后开始,因为还存在建设管道和实施监测等技术问题,而这100多万吨核污水排放入海的整个过程可能也要持续多年。
有多少核废水待处理?
东电的数据显示,目前核电站内部存储了1061个经过各种处理后的核污水废桶,其中的1020个存放的是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后的污水,即去除了除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的污水;27个用于存放铯/锶元素去除后的废水,12个用于存放经反渗透设施处理的淡水,还有2个用于存储浓海水。
东电表示,ALPS能将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核素净化降到更低的浓度,这一浓度与当前环境中监管标准相比更低。
10年前核泄漏发生后,为了控制反应堆温度,东电朝反应堆内注入了大量冷却水。反应堆内的冷却水再加上雨水与地下水日复一日地涌入,福岛核电站内源源不断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带有辐射物质的核污水。
为了解决核污水问题,10年来,东电通过建造陆海防渗墙、地下排水沟、饰面以及建筑物屋顶受损部分修复等工作,减少了污水的产生量,并将污水产生量减少到大约150吨/天。东电希望到2025年,污水产生量能减少到大约100吨/天。
同时,东电还在福岛核电站内修建了许多罐状的污水储存设施,但是每个储存罐只能容纳1000~1300吨污水。截至2020年11月,福岛核电站内建成污水存储罐容积约为137万立方米。东电的估算显示,到2022年夏,核电站内就再没有空间来容纳这些储水罐了。
对于缘何不扩大储水罐的地面储存面积,东电表示:“管道设计存在问题。”
为何选择排污入海?
东电表示,除了“排污入海”外,还有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 )4种方式。“而上述4种方式在法规、技术和时间方面带来了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综合来看,向海洋排放和释放蒸汽是可行的选择,而且这两种方式都有先例。”东电还在回复中说,与自然辐射暴露相比,排污入海和蒸汽释放的辐射影响都非常小。
东电提供的日本政府专家小组的评析报告中写道,其他核设施也有向海中排放含氚的放射性废液的例子。但就时间和经济成本而言,“排污入海”优势最显著。
其中,“排污入海”的时间或持续91个月,在上述5种方式中为时间最短。时间最长的处理方式则是蒸气释放,需要120个月。在成本方面,“排污入海”仅需34亿日元,也是5种方式对资金需求量最少的。需要资金投入最多的则是“地下掩埋”的方式,约需2431亿日元。
其实早在2011年4月4日,东电就已非常“低调地”将含有氚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当时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1.15万吨核污水就被东电排入大海。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这样做是“别无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东电方面称,已对这些核污水进行了过滤,去除了锶、铯等高放射性物质,剩下了相对难以去除的氚。但据外媒报道,2018年,东电迫于渔民反对等压力,曾承认核废水除了含有氚,还有其他放射性物质。
生态环境部专家:
我国管辖海域不可避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跨界污染影响
对于“排污入海”在日本国内外引发的强烈反响,东电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日本政府在基于相关委员会的报告、政府所听取的民意和其他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使用ALPS处理污水的基本政策。
东电表示,将根据政府的决定,采取谨慎的流程,妥善处理经ALPS技术处理后的核污水。同时,东电也将在政府的决定下,制定具体的举措来消除外部的疑虑,“特别是在保障公众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同时,东电将积极开展沟通活动,以期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进一步加深日本国内外对这一举措的了解”。
对于将直接受到“排污入海”影响的福岛县,尤其是当地赖以生存的农业,东电表示,将为来自福岛县的产品加强和扩大销售渠道,比如通过举办促销活动等,同时还会听取有关各方的建议与采取进一步的合作。
据《科技日报》报道,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说,日本政府拟决定向海洋排放的福岛核电站废水,是经处理后的废水。但这些废水中依然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福岛大量废水向太平洋排放后,必将导致放射性核素在排放点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部分核素将随洋流等向其他海域迁移、扩散。日本是我国的近邻,不论日本排放废水是采取近岸排放还是远洋公共海域排放,放射性核素都将随洋流在北太平洋海域扩散,我国管辖海域不可避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跨界污染影响。刘新华建议,日本政府应采用去污因子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装置,对超标核素进一步净化处理,尽可能降低处理后废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研究氚的处理技术,并及时公开研究进展和成果,如有可行技术应立即用于废水中氚的处理。
“目前,不存在由国际第三方机构对处理后核废水进行检验再排海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检验程序和标准。”刘新华说。
关于福岛核电站,你或许还关心这10个问题:
Q1:这次要排放的,是哪里的废水?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这是东京电力公司的第一座核能发电厂,位列全球 25 个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厂之一,也是 2011年 3·11 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核电厂。
根据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INES)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最高级别的 7 级核事故——目前全球仅发生过两次,另一次是 1986 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INES),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核能机构(NEA)设计。1 到 3 级为事件,4 到 7 级为事故。7 级事故意味着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堆芯或辐射屏障熔毁,会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图片来源 | 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
Q2:10 年过去了,
为什么最近才决定排放?
4 月 13 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经过滤和稀释后的核废水。简单来说,原因在于,东京电力公司近 10 年一直在给核电站事故善后,但发现储罐容量不够,预计到 2022 年夏天就会存满。
“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是东京电力公司处理污水的主要设备,可以降低水中除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浓度。图片来源 | 东京电力公司
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2014 年 8 月,福岛民众就曾组织游行抗议东京电力公司排污入海。
2020 年 7 月 27 日,福岛市中心的市民团体游行抗议,口号写着“不要擅自决定向海水排放污染水”。到场者约有 40 人,其中一名当地的渔业从业者小野春雄表示:“我们已经努力了 9 年,准备从产业试运营转向全面运营的阶段。如果现在向海洋排出污染物,年轻的渔民们会对未来不知所措。”图片来源 | .news
Q3:福岛核电站怎么一直风波不断?
东京电力是福岛核电站的所有者和运营方。2013 年福岛核电站发生过两起反射性污水外泄事件,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命令政府介入、投入资金。此前政府一直没有插手污水处理。
关于福岛核电站,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也值得关注:今年 2 月 13 日福岛近海地震后不久,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安全壳出现了压力下降的现象,东京电力公司认为“只要向反应堆安全壳持续注水,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3 月 26 日,东京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露天场所发现了一块核废弃物,据说可能是存放容器发生腐蚀导致泄露。
其实污染物早在之前就流入了大海。2019 年 10 月,台风“海贝思”袭击东日本地区时,决堤的河流曾把 90 袋污染物冲入太平洋,其中 35 袋至今没有找回。
2013 年 5 月的福岛县双叶町招牌,上面写着“核能——明亮的未来能源”。双叶町境内有福岛第一核电站的 5 号、6 号机组,目前是无人区,也是核事故以来的重点复兴区域,东京电力公司在这里设置了“福岛复兴总部”。图片来源 | 读卖新闻
Q4:为什么会有这些废水?
3·11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产生了大量核废水。一部分废水是帮助冷却核反应堆的海水,但同时也变成了污染源;另一部分是大量的地下水,它们在海啸的作用下流入到厂房地下室,和已有的污染水混合在了一起。另外,雨水也会渗入厂房。
Q5:日本的废水处理方式安全吗?
东京电力公司曾经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解决废水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停止污水流入海洋,比如 2012 年 5 月起,他们开始在靠海一侧安装防渗墙。
而如今,日本又提出了与此前相反的解决办法。“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向大海排出经过处理的地下水,控制标准值定为每升氚含量为 1500 贝克勒尔。”日本政府强调,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设定标准的 1/40、联合国饮用水氚标准的 1/7。
但贝克勒尔这个辐射计量单位也有争议。2007 年,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颁布的辐射风险基准显示,用辐射量测算在科学上存在不确定性,并不能作为个体受辐射程度的判断依据。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表示他们的举措均由国际组织监管。3 月 23 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梶山弘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连线,请求 IAEA 协助日本监管设备安全性。
4 月 13 日,IAEA 在 上公开表示支持日本此次核废水排放的决定。图片来源 | @IAEA -
Q6:IAEA 站出来是几个意思?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是一个 1954 年经联合国大会决议成立的国际组织,帮助全球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展开科学技术合作。它制定了一系列核能废物处理的国际公约和规定,中国和日本均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4 月 13 日,IAEA 在 上公开表示了对日本此次核废水排放决定的支持。
但 IAEA 的背书是否有效还是个谜。“目前,不存在由国际第三方机构对处理后的核废水进行检验再排海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检验程序和标准。”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曾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
除了 IAEA,日本政府也用过其他看起来还不错的指标。比如,日本政府经常强调他们有一个管理核放射性物质的“基本准则”,该准则的制定采纳了非营利学术性国际组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而根据联合国核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的测量方法,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日本政府的数据显示,处理后的废水影响不及日本自然辐射量(2.1 mSv/年)的十万分之一。
经 ALPS 处理的废水与自然辐射量比较,你会发现向海水排污( into the sea)似乎是个非常安全的选项——它甚至不会显示在图表上。图片来源 | 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
Q7:都盯着氚指标就够了吗?
2018 年前,东京电力公司把经过消除放射性物质装置(ALPS)处理的水称为“氚废水”,声称只有氚超标,但根据日本 TBS 电视台 2020 年 3 月 8 日播出的特别节目 “东日本大地震特辑”调查发现,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污染程度 "差异很大",约七成污染水超出法规标准。
TBS 电视台在节目中制作的图表。图片来源 | 水岛宏明拍摄
另外,即使经过处理,废水仍然包含氚以外的放射性元素,如锶和铯,一旦超过安全标准,它们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乃至增加患癌风险。所以,不意味着氚没有超标就足够安全。
Q8:为什么要把废水排进海里?
还有别的选择吗?
这个答案要分为财政和科学两部分。截至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拥有 125.08 万吨经处理的核废水。日本政府专家小组的评估报告认为最可行的是海洋和水蒸气排放两种办法——海洋排放在日本有很多先例,而水蒸气排放只有 1979 年美国三哩岛核泄漏事故一例。另外,比起大气层,洋流更便于检测、数据更正确。
东京电力公司曾回复第一财经,除了“排污入海”外,还有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 )4种方式。不过,废水排放进海水所需的时间和资金最少,分别只需要 91 个月和 34 亿日元(约合 2.04 亿元人民币),土地掩埋的成本最高,费用超过 2000 亿日元(约合 119.84 亿元人民币),而水蒸气排放耗时则最久。
决定废水排放方式之后,排放预计于两年之后开始,日本政府预计完全清除核电站废弃物要花上 30 至 40 年。
Q9:为什么不能继续储存?
东京电力公司有两种说法,一是“管道设计存在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扩建核电站场地,二是“没有土地”。政府发言人则表示他们在为利益相关者考虑,一些福岛县当地自治体考虑到地域复兴、吸引更多人回来,不愿继续保管核污水废桶,而不少渔业从业者也主张,这些新闻可能会影响声誉。
Q10:现在的大海是干净的吗?
郭皓和杜金秋分别来自大连海事大学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他们在论文《海洋核污染与核素迁移》中提到,目前海洋中已检测到的放射性核素有 60 多种,广泛存在于海洋一切物质之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是污染的根源。近年来,意外核泄漏事故也成为了海洋核污染的主要来源。1990 年代,一些军事大国将弃置的核反应堆、燃料等倾倒北冰洋的事件就引起过全世界的关注。
日本福岛县是一个洋流交汇的地方,核污染废水排放一旦入海,会对太平洋以及周边的国家产生影响。由于放射性物质半衰期都比较长,不会被大海稀释,当核废水进入大海,便会造成不可逆的污染。核素被海水吸收,动植物摄取了污染之后的海水,便成为了海洋核污染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核素就这么一层层传递开来,累积下来可能会危害人类 DNA。
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核废水会对中国海域产生什么具体影响,但具体到中国,中国国家海洋局每年都会组织开展放射性水平监测活动,以保障放射性物质不会引发异常情况。
常点在看,更及时获取资讯Yi